问鼎娱乐:羽生结弦宣布转向职业花滑领域 未来将以个人表演延续冰上传奇

7月19日,两届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金牌得主、日本名将羽生结弦在东京召开记者会,正式宣布告别竞技赛场,转向职业花滑领域,这一决定标志着花样滑冰史上最辉煌的竞技生涯之一画上句点,同时也开启了问鼎官网这位“冰上艺术家”以个人表演延续传奇的新篇章。

“一生悬命”的竞技生涯
羽生结弦的职业生涯堪称花样滑冰界的教科书,2014年索契冬奥会,19岁的他成为亚洲首位男子单人滑奥运冠军;2018年平昌冬奥会,他顶着右脚踝韧带损伤的剧痛成功卫冕,完成66年来该项目首次连冠壮举,他还斩获世锦赛2金、大奖赛总决赛4冠、全日锦标赛6冠,并19次刷新世界纪录,成为ISU评分系统下首位短节目突破110分、自由滑突破200分、总分突破300分的选手。

其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力的完美融合重新定义了男子花滑的标准,2018年平昌冬奥会自由滑《阴阳师》中,他完成了包含4个四周跳的成套动作,技术分高达121.24分;2022年北京冬奥会,他更是挑战人类极限的阿克塞尔四周跳(4A),虽未完全成功却获得国际滑联首次认证的“足周但存周”4A跳跃记录。

转型决定背后的多重考量
在近30分钟的记者会上,羽生结弦坦言做出这一决定经历了长期挣扎:“竞技体育对完美有着极致追求,但我问鼎娱乐的身体已无法承受继续挑战更高难度的训练强度。”他透露,自2014年起便与慢性伤病抗争,仅右脚踝就经历过四次重大损伤,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,他虽未宣布退役,但已逐渐将重心转向冰演制作。

“转向职业领域后,我可以更自由地探索花样滑冰的艺术本质。”羽生结弦表示,未来将通过个人巡演《ICE STORY》等企划,尝试将传统日本文化、现代科技与花滑结合,据悉,其团队已与多位多媒体艺术家展开合作,计划打造沉浸式冰上剧场。

ISU与全球冰迷的致敬
国际滑联(ISU)在官方声明中称羽生结弦“重新定义了花样滑冰的可能性”,特别赞扬他“将竞技体育的卓越与表演艺术的深度前所未有地结合”,日本奥委会主席山下泰裕则表示:“他让全世界看到,体育不仅是胜负,更是对人类精神的礼赞。”

全球冰迷以各种方式表达敬意,记者会当天,#ThankYouYuzu话题在推特全球趋势登顶,来自52个国家的粉丝在东京代代木体育馆外组成“人链应援”,中国央视解说员陈滢的经典解说词“命运对勇士低语:你无法抵御风暴;勇士低声回应:我就是风暴”再度被广泛转发。

羽生结弦宣布转向职业花滑领域 未来将以个人表演延续冰上传奇

职业花滑的新蓝图
据日本媒体报道,羽生结弦已成立个人工作室“ONE ICE”,计划每年推出2-3部原创冰演作品,其首场职业公演定于8月7日在横滨举行,门票开售3分钟内售罄,二手市场价格飙升至原价的15倍,业内人士分析,其转型可能带动职业花滑市场的革新,索尼音乐等公司已与其洽谈音像制品全球发行。

教育领域也成为他的新方向,早稻田大学透露,正在与这位校友合作开发“运动员职业规划”课程;由其监制的儿童滑冰教学动画《Yuzuru's Fairy Tale on Ice》预计2023年上线NHK教育频道。

未竟的4A与永恒遗产
当被问及是否遗憾未能完全征服4A时,羽生结弦微笑回应:“竞技场上的4A或许暂未完美落地,但人生还有更广阔的冰面。”他透露正在设计一套以4A为核心动作的叙事性节目,“希望用另一种形式呈现这个跳跃的美学本质”。

羽生结弦宣布转向职业花滑领域 未来将以个人表演延续冰上传奇

《朝日新闻》评论指出,羽生结弦留给体育界的不仅是奖牌纪录,更是“对极致之美的偏执追求”,他独创的“hydroblading”等滑行技术被写入国际滑联技术手册,其《巴黎散步道》《希望与遗赠》等节目成为全球花滑选手的编舞范本,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他让花样滑冰在东亚地区收视率提升300%,日本注册花滑人口在其职业生涯期间增长至4.2倍。

记者会尾声,羽生结弦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用中文说道:“谢谢大家一直支持我。”随后深深鞠躬离场,留下冰面上那个永远追逐风暴的背影,正如他在自传《苍炎》中所写:“奥运金牌不是终点,而是让我看清下一个起点的坐标。”这位28岁的冰上诗人,正以职业表演者的身份,继续书写属于他的永恒篇章。

标签: